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奇约录 | 华工禁令(下):美洲大陆的百年排华战争

2020-08-27 11: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江隐龙

点击阅读上篇:华工禁令(上):三百年海禁里的黄皮肤“苦力”

古巴秘鲁:清帝国“华工外交”的两大战场

清廷制定《续定招工章程条约》后,西班牙骗拐、虐待华工的事件依然频繁发生,尤其是古巴和秘鲁两处更以虐待华工著称于世。面对清廷的照会,西班牙公使一方面回复道古巴、秘鲁方面并未苛待华工,另一方面更提出“贵衙门若能指定何处、何人凌虐工人,确有实据,本大臣定当查明,重治其罪”。有鉴于此,清廷先后派陈兰彬和容闳二人分赴古巴和秘鲁进行调查,其中陈兰彬经过明察暗访后著《古巴华工事务各节》一书,详述一千六百名苦力被残酷凌虐的事实,一时举世震惊。

以此为契机,清廷分别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西班牙、秘鲁签订了《古巴华工条款》与《会议专条》,极大地改善了华工在古巴、秘鲁的工作环境,同时更救回受虐华工数千人。

《古巴华工条款》主要规定了清廷可以派官员查访华工情形,并由英、美、法、俄、德五个第三方大国的驻京大臣对查访结果进行公平论断。不过,西班牙对此条款及《续定招工章程条约》极尽阳奉阴违之事,以至于触怒了时任两广总督的一代名将刘坤一。

刘坤一对西班牙拖延换约之事极为不齿,以“华民出洋当工则可,若任洋人招之出洋,则此身属之招主。在亲友处借钱则可,若向洋人借钱则此身属之借主,则何能行止自由”、“日、秘两国从前虐待华工,几无人理。现在坤一得外信,秘国犹蹈前辙,日国亦未尽除……故两国招工不得不从严查禁”之论痛驳西班牙公使,一方面严禁华工至古巴,一方面严打拐匪,最终以硬碰硬解决了古巴华工问题。光绪三年(1877年),清廷与西班牙再次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进一步细化了对古巴华工的保护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刘坤一所称的“日国”不是日本,而是西班牙。当时清廷官方文件中西班牙的正式译名为“日斯巴尼牙”,故简称为“日国”或“大日国”。这个译名与日本国颇有些相似,有趣的是还有一个与日本国译名相近的国家,那便是荷兰——清廷官方文件称荷兰为“大和国”。《辛丑条约》中,这三个国家均为签订方,于是出现了大日国、大日本国、大和国并列的现象。

清朝劳工合同

刘坤一的强硬一方面与其军旅出身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西班牙国势日衰有关。如果面对的是英法两国,引发出第三次鸦片战争也未尝不可能。与此相似的,是清廷与秘鲁的谈判,而这一出戏的主角更富有名望,他便是李鸿章。

秘鲁原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于1821年独立,这一年是道光元年。劳动力极度匮乏的秘鲁一经独立便大量引进华工,而出于奴隶制的惯性,在秘华工之境遇比奴隶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治十二年(1873年),秘鲁为求与华通商的最惠国待遇派公使与清廷谈判签订通商条约,作为清廷的谈判代表,李鸿章遂下决心借此机会解决华工问题。

如果说《古巴华工事务各节》证明了古巴华工的悲惨境遇,那李鸿章手中握有的美国公使所写的《华工出洋论》及日本华商所写的《夜半钟声》等材料则是在秘华工血泪生活的控诉。相对与于欧美列强谈判时的艰难,这一次谈判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清帝国手中,李鸿章的态度也极为坚决:“委员查办华工不如法,条款即作罢论”。秘鲁专使葛尔西耶在谈判中数次请英法两国从中斡旋,最终依然无奈同意了“除两国人民自愿往来、居住外,别有招致之法,均非所准”等条款。

信奉“实力外交论”的李鸿章对秘鲁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秘鲁劳动力匮乏,华工几乎可以视为秘鲁发展的命脉。在换约前,李鸿章说道:“我诚能于沿海闽粤条省严立条约,不准一人一口么往秘鲁,则彼已无再来之工任其指挥,自必于已往之工稍加珍惜。且彼无工可招,生计日蹙,一二年内势必仍俯首求我,其时再添立保护章程,谅彼不至倔强尤昔也。”

与西班牙、秘鲁关于华工的条约,是清帝国在国际舞台上难得的两次外交胜利,而这两次胜利的基础也正是建立在彼此国力的对比之上。西班牙与秘鲁,一个是衰退中的殖民帝国,一个是刚刚从殖民地中独立的弱国,也正因为此,清廷才能能力为这些留洋华工尽一份力。只可惜,在外交战场上纵横捭阖的李鸿章最终也没有实现清帝国的中兴,而客居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工,注定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李鸿章

排华法案:对华工紧闭大门的“美国梦”

从东南亚到拉美,从古巴到秘鲁,华工之殇的源头都在于世界范围内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然而也有事态朝相反方向的地区,华工不但不是“稀缺货”反而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而被拒之门外——这便是美国。

当然这种排斥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阶段。从立国之初直至西进运动,美国劳动力市场也曾产生过巨大的缺口,于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陆续诱招了大量华工前往美国从事开矿、垦荒、修建铁路等工作。尤其是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太平洋铁路建设法案之后,劳动力紧缺问题更加凸显。当时美国的筑路工主要是爱尔兰人,但太平洋铁路建设工程工作辛劳、薪资一般,爱尔兰筑路工难以适应这种艰苦工作,持续出现了酗酒、斗殴甚至罢工的情形。乱象环生导致工程进展极为缓慢,于是美国当局便自然而然将视线投向了当时已然“流行”于世界各个地区的华工群体。

相比于高大魁梧的爱尔兰筑路工,华工的身体显得颇为单薄。不过,吃苦耐劳、循规蹈矩、服从纪律等优点最终使得美国的各层铁路承包商越来越愿意使用华工。以此为契机,清廷与美国于同治七年(186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续增条约》,主要针对清、美双方的移民等问题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一条约是晚清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颇具特殊意义的是,清朝全权特使蒲安臣还是一位美国人,因在担任驻华公使期间得到了清廷认可与信任,故被委任为清廷全权特使;而更具特殊意义的是,正是这位蒲安臣,首次在国际会议上使用三角黄龙旗作为清帝国的代国旗,间接促使了清帝国第一面国旗的诞生。

清廷多称《天津条约续增条约》为《蒲安臣条约》,同时因签订地点位于柏林盖姆(Burlingame),故美国人称之为《柏林盖姆条约》。蒲安臣与《蒲安臣条约》的出现使得清廷对美国的好感极度上升,自此之后美国也成为清廷派遣留学生的首选。相对于霸道蛮横的欧洲各国,美国在与清帝国交往时的确有着最大限度的诚意,譬如光绪十年(1884年)签订《望厦条约》中便有“不得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之类的规定。对于清廷来说,新兴的合众国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友邦;而对于华工来说,美国更成了务工的首选。

这并不意味着留美华工的工作环境有多么优厚——即使艰苦如太平洋铁路工程,华工的待遇薪酬也远远不及那些爱尔兰筑路工,而且铁路承包商们对华工的态度也更为苛刻。很多运送华工至美国的轮船其条件并不比百年前西班牙人运送黑人奴隶的更好,但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华工毕竟是契约工人而不是奴隶了。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蒲安臣条约》签订的几年前,清帝国南方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惨烈的战况用“生民百余一,千里无鸡鸣”的诗句来形容也毫不过分。相对于清朝国内的战事频繁与民不聊生,美国的务工之旅还算得上一条不错的出路。毫不夸张得说,19世纪中期,一扇名为“美国梦”的大门,正在向清帝国的百姓悠然打开。

然而,19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也开始陷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之中,惨淡的经济形势造成了劳动人口的大量失业,在这一环境下“美国梦”渐渐让位于本主主义,美国人对华工的憎恶也日渐加剧。时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约翰·米勒为转移社会矛盾,甚至直接将美国的不幸归咎于留美华工,并向国会提交了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在国会上引发了激烈的论战,但美国的宪法精神与一纸《蒲安臣条约》终于在经济情况下败走,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其历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1884年美国国会进一步通过了相关修正案,阐明该法适用于一切华人而无论他们的国籍为何;1892年,该法案由《基瑞法案》(Geary Act)延长十年;1902年,法案时限被进一步取消,成为永久性法律文件。

与此同时,光绪二十年(1894年)美国国务卿与清朝驻美公使杨儒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规定“居美华工离美期限超过一年者,不得不再入美境;不准华人入美国籍;居美华工都须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苛待华工条例进行登记”。此约本以十年为期。光绪三十年(1904年)期满时美国拒绝废约并要求续订,这一情况与排华法案相结合,留美华工的处境也进一步恶化。

由此,华工在美国虽然不是奴隶,但却被剥夺了平等工作机会以及拥有土地和经商、受教育等权利,不再具有通过努力融入社会实现“美国梦”的可能。自此之后,华工的活动渐渐收束于“唐人街”,其地位比起其它外籍移民更为等而下之。

唐人街

金山逐客:“美国梦”的中国解读与李鸿章的抗争

从《蒲安臣条约》到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的影响不仅在于外交,更在于文化。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也即是鸦片战争后的第八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卡拉门托东北发现了巨大金矿,由此吸引了全世界的探险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华人。更何况,对于当时的华人来说,在家乡求得生计的艰辛也未必便比远渡重洋更为安全可靠。

美国对华人的吸引力来自于各个方面。从国家交往的角度来看,美国对清帝国最为尊重,《望厦条约》的相应条款与《蒲安臣条约》即是明证;从商业角度来看,美国矿藏丰富,是淘金者的乐园;从务工环境来看,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远远优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更何况,美国是“合众国”,以反抗大英帝国的殖民为基础而立国,这一切均让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给华人以莫名的好感。

于是在19世纪中叶,“美国梦”也渐渐投射到了清朝文学领域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张维屏的长诗《金山篇》。张维屏诗中的美国幅员辽阔,沃野千里,物业丰富,黄金遍地……字里行间有种浪漫主义与魔幻主义混合的特殊情怀:

“西北洋外波连天,自古从未通人烟。道光二十有七载,得其地者米利坚。加里波那是其地,不喇西亚名其山。厥地生人始裸体,自以树叶遮其前。迩来得布大欢喜,以金易布群争先。其山不知几千里,其金不知几万千。彼氓蚩蚩货弃地,有客采采金满船……黄金虽多食物少,鸡子一枚银一钱。金夫贪金不惮远,旅费每人将百元。”

作为官员与诗人,张维屏自然没有亲自出洋留华,去结识其诗中“以金易布”的美国人。但是《金山篇》中描绘的景象的确鼓舞了众多意图改变命运的华人——“美国梦”居然以这种怪诞的形式流行于远隔大洋的清帝国,的确让后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金山篇》也不是一味地赞誉美国,其诗句同样也描绘了“米利坚人既获利,乃宅尔宅田尔田”的现象,只是张维屏未必知道,这种“宅尔宅田尔田”的恶性侵占并不针对于欧洲诸国的移民,而是单单针对于华人。

蒲安臣(中)

在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后,华人连去美国被美国人“宅尔宅田尔田”的机会都没有了,“美国梦”就此在华人心中第一次幻灭。同样,这种幻灭也投射到了文学中,孕育了另一篇长诗,那便是黄遵宪的《逐客篇》。诗的开关有序:

“华人往美利坚,始于道、咸间。初由招工,踵往者多,数至二十万众。土人以争食故,哗然议逐之。光绪六年,合众国乃遣使三人,来商订限制华工之约。约成,至八年三月,议院遂藉约设例,禁止华工。感而赋此。”

此处光绪六年(1880年)的“限制华工之约”指的是《续修条约》,与《续增条约》一字之差,意义相反。条约中规定对华工赴美,美国“可以或为整理,或定人数、年数之限”,而短短两年之后,排华法案便在此基础之上出炉了。黄遵宪在《逐客篇》中如此感慨:

“皇华与大汉,第供异族谑。不如黑奴蠢,随处安浑噩。堂堂龙节来,叩关亦足躩。倒顷四海水,此耻难洗濯……”

如果说黄遵宪的诗是文人之怒,那李鸿章则再次背负了改变华工、华人境遇的历史征途。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油轮访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痛心疾首地指出“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李鸿章言辞恳切,条理分明,直到百年后,后人依然能从采访记录中感受到李鸿章当时的专业素质与民族精神:

“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他国家一名普通公民。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廉价劳工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顾客以低廉价格就能买到高质量的商品。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因为你们禁止使用廉价劳工生产的产品,不让他们在农场干活……”

李鸿章毕竟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只是他也知道,弱国无外交。访美之行最终没有改变排华法案的继续实施,但这个年逾古稀的中兴大臣,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黄遵宪与日本友人

结语

华工的历史,还远远没有结束。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福建洋务局与法国领事再次签订了《招工合同》,逐渐开启了华工的欧洲之路——而这一年,正是李鸿章逝世的那年。

华工的路还有很长,但清帝国的历史却已经接近尾声。随着辛亥革命爆发,享国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终于灭亡。清亡之后的第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梁启超还积极主张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但最终的结果又成了十四万华工“以工代兵”。这些华工在战前战后参与了欧洲各国的建设,然而其遭遇也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新历史时代的悲欢离合。

谈及梁启超,便不得不说起他所写的《记华工禁约》。《记华工禁约》著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美国排华运行及清人反排华为主要内容,同时亦首开华侨史研究之先河。文中还曾引用《禁逐华人之原理》一文,其中表明了美国人排华的“理论基础”,如以下诸条:

(一)   彼等来此非为美国国民也,不过欲成以中国殖民地耳。

(二)   彼等非因避苛虐政府而来美国,不过图富足荣旋耳。

(十三)未有准华人入口可以禁绝鸦片烟之害者。即此一端,华人既当拒绝矣。

(十六)华人永不能受同化力,有某证人对政府调查委员云:“吾居加罅宽尼省(加利福尼亚州)三十年,未尝见有一华人变革旧习者。”

以上种种,又何止是一时一地之思潮,甚至于英法两国,在面对为其付出过巨大贡献与伤亡的华工群体面前,也鲜有感激敬佩之辞;英国数万一战纪念碑中无一处为华工所立,即为明证。2012年,美国众议院终于表决通过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道歉,其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二十年。再过一百二十年,当彼时的美国人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却不知还能不能记起当年那些林林总总的条约里,隐藏着大洋彼岸另一个国家几代百姓怎样的血泪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