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韩国与土耳其国际军贸迅速崛起,新双雄成色几何?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楚 张苗
2020-08-24 13:2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日前报道,近年来在国际军贸市场表现活跃的土耳其,今年有两家军工企业进入该网站公布的全球军工百强榜,使榜单中该国企业数量增加到7家。同样表现活跃的韩国,进入榜单的军工企业数量与去年持平,为4家。

似乎是为照应榜单的发布,该网站近日也发布两篇涉及韩国和土耳其军工发展的文章,一篇题为《韩国推动改革,为军工发展创造环境》,另一篇题为《对外关系限制土耳其军工业发展潜力》。有趣的是,土耳其军工企业在《防务新闻》网站上发表题为《土耳其如何成为世界领先武器制造者之一》的文章,很可能是想借机宣传和造势。

作为十多年来军贸市场上的活跃者,韩国、土耳其的军工发展引起注意并不奇怪。韩国、土耳其两国的军工实力得到迅速发展,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所占份额也不断提高,虽未对美俄等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但已改变国际军贸市场的结构。

韩国向伊拉克出售的T/A-50教练机。

对外军贸风生水起

韩国在榜单中的军工企业虽然只有4家,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8年的研究,相比10年前,韩国的军贸出口增长了94%,比韩国增长幅度大的国家只有土耳其,该国在2013年至2018年的5年间的军贸出口,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145%。

韩国军贸出口的两样拳头产品是T-50系列战斗教练机和K-9自行火炮。

T-50系列战斗教练机目前已经出口到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伊拉克。K-9自行火炮则已授权印度、波兰和土耳其生产。目前,韩国研制的AS21“红背蜘蛛”步兵战车正与欧洲老牌军工企业国莱茵金属公司的KF41“猞猁”步兵战车,竞争澳大利亚新型步兵战车项目。

除出口市场外,国内市场也是推动韩国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9年至2017年,韩国国防预算增加了20%,达到430亿美元,而其中大部分预算将用于购买韩国国产武器装备。

相比韩国,军工业自主化起步较晚的土耳其,近年表现反倒比韩国抢眼。2002年,土耳其有国防工业项目62个,军工企业56家,项目总价值为55亿美元,销售额为10亿美元,出口额为2.48亿美元。目前,土耳其的国防工业项目达到700个,军工企业增加到1500家,项目总价值为75亿美元,销售额提高到108亿美元,出口额也增加到30亿美元。土耳其在无人机、造船、电子系统和装甲车辆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军工业专家的肯定。

根据土耳其政府公布的数据,土耳其军队对外国武器装备的依赖程度已从以往的80%降低到现在的30%。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称,将在2023年,也就是土耳其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结束土耳其对外国武器装备的依赖。

土耳其陆军装备的韩国K-9自行榴弹炮。

相同与不同

同为原本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韩土两国的军工业和军贸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为推动军工业发展,促进对外军售,韩土两国都以建立专门机构,组织、筹划相关事宜的方式,为军工企业提供强力国家支持。

比如韩国政府建立防卫事业厅,专门负责军工产品出口事宜,通过参加防务展会、邀请外国人士访韩、开办出口专业人才培训班和建立军工产品进出口信息系统等措施,推动军贸发展。为提高本国军工能力,韩国还设立由国防部部长和知识经济部部长共同领导的国防工业发展委员会。在立法委员会中,韩国立法会还增设专门负责国防工业的分委员会。在对外军售受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如阿根廷购买T-50的合同就被延期,韩国政府也出面帮助军工企业度过难关。在6月中旬与军工企业负责人的会议中,韩国国防部长表示,将拿出更多资金来购买国产武器装备。同时,韩国国防部还于4月成立“军工业创新集群”,以期为军工企业和军工科研机构提供更多资金。

土耳其在1985年设立国防支持基金,通过名为武装力量基金会的组织,在国防预算外为本国军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国防支持基金通过特别税,年均征收15亿美元,年均支出则超过20亿美元,可见其对军工企业资金支持的力度之大。

同时,韩土两国政府都在本国军工企业中持有股份,通过调整政府所持股份的份额,来调节军工业发展。韩国政府在上世纪曾对军工企业进行整合、整顿,因此获得了一些军工企业的股份。近年来,为促进军工企业发展,韩国政府通过整体出售、转让股份的方式,推动军工企业私有化,释放市场和企业活力。土耳其25家主要军工企业中,有14家由政府掌握,武装力量基金会还掌握着数家土耳其私营军工企业的控制权。虽然土政府仍掌握着军工业发展的主导权,但其对私营企业进入军工业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在T/A-50教练机基础上发展的F/A-50轻型战斗机已经出口菲律宾。

在销售手段方面,韩土两国则有较大不同。

韩国武器装备的推销手段较为多样。韩国国家领导人常常会为韩国国产武器装备“站台”,如前总统朴槿惠就出席了T-50的验证机下线仪式,前总统李明博亲自主持KUH-1“完美雄鹰”直升机的原型机出场仪式。这种做法不仅表现政府对军工业的重视,也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为这些武器装备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担保”。

韩国多样的推销手段,还使土耳其与韩国在军贸领域产生交集。为推销K-9自行火炮,韩国答应为土耳其提供一条汽车生产线,这对于资金有限,又想发展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土耳其来说实在无法拒绝,最后促成土耳其引进K-9项目的成功。

为促进军售,韩国在交易方式上也十分灵活,不仅可为用户提供先租后买的服务,还可采取对等贸易的方式平衡国家间贸易,如韩国在出售给印度尼西亚T-50战斗教练机的同时,还从该国购买其生产的CN-235战术运输机。也许正是这种“服务态度”,使印尼冒着成为“冤大头”的风险,愿意为外界并不看好的韩国隐身战斗机项目KF-X提供资金支持。

土耳其对外军售的“卖点”,主要是其武器装备的实战经验。土耳其军队长期与库尔德武装战斗,目前在叙利亚和利比亚也有驻军,这为土耳其国产武器提供了试验场,能够检验武器装备,为后续改进产品积累数据,而经受过战场考验的武器装备也更易受到用户的青睐,更适应实战需求。如《土耳其如何成为世界领先武器制造者之一》文中就提到,为应对恐怖分子的武装皮卡,土耳其军工企业专门研制了时速达到每小时140公里的NMS装甲车。

相比韩国军售遍及世界各地区,土耳其的军售对象主要是与其有着不错外交关系,或宗教关系紧密的国家,如其地区盟友卡塔尔,中亚的阿塞拜疆,南亚的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有趣的是,土耳其近年来军贸得以发展还受到货币贬值促进出口这条经济学规律的影响。5年前,美元与里拉的汇率为1:1.7,现在的汇率为1:7,里拉贬值使出口价格降低,有利于武器装备出口。不过,对于土耳其这样依赖外国关键技术、出口军工产品的同时也进口军工产品的国家,里拉贬值也导致其进口外国技术的价格上升,同时使政府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到军工企业中。

土耳其已经将仿制的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推向国际市场。

“高级组装货”的尴尬

韩国、土耳其虽然在军工业和军贸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两国也时常标榜其武器装备为“国产”,常常自豪的冠以“完美”“最好”等字眼,但实际上,两国所谓国产武器装备仍是“高级组装货”,只是以部分国产技术代替外国技术,并未达到百分之百或是较高比例的国产化率。这其中,无法掌握关键技术,是两国军工业仍处于“高级组装”阶段的主要原因,成为制约两国军工业发展和军贸出口的最大障碍。

如采用美制发动机和雷达等设备韩国T-50战斗教练机,在韩国与印尼销售签订协议后,美国便以韩方拆卸美制设备获取机密信息为由,对该韩印协议进行破坏。在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的KUH-1“完美雄鹰”直升机项目中,欧直方面甚至拒绝与韩国分享协议规定可共享的关键技术。土耳其按照生产许可证生产、采用美制发动机的T-129武装直升机,因未获美国批准,导致土耳其无法如约向巴基斯坦交付该型机,协议面临流产风险。

由于美土关系遇冷,导致土耳其向巴基斯坦出口武装直升机项目搁浅。

未掌握关键技术甚至影响到韩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军工合作。土耳其选择韩国的K2主战坦克作为其国产“阿尔泰”主战坦克的基础技术。韩国军工企业为K2主战坦克折腾了二十多年,至今仍未彻底解决全部技术问题,甚至出现无法越过水泥墩的情况。以K2主战坦克为技术基础的土耳其“阿尔泰”坦克情况也不容乐观,但这并不妨碍自豪的土耳其人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

土耳其选择韩国K2主战坦克作为国产主战坦克的基础,主要是看重韩国可按生产许可证生产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RH120 L55滑膛炮,并争取得到韩国的生产许可。这型滑膛炮在由德国授予韩国生产许可后,又由韩国授权土耳其生产,不知如此做法是否会引起三国间的法律纠纷。

难以掌握关键技术与韩土两国国力有限有直接关系。韩土两国不仅资源有限,军工业所需的人才、技术和经验积累也相对匮乏,难以在一定时间内突破关键技术。即便能够突破几项关键技术,韩土两国的国力也无法支持突破更多关键技术,更不要说整个军工业体系中的全部关键技术。所以,韩土两国不可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挑战美俄等国的传统优势,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以更有针对性的“高级组装货”满足国际军贸市场的多样需求,也许是韩土两国未来军贸发展的主要方向。如韩国的T-50系列战斗教练机,相比普通高级教练机拥有更好的电子系统和发射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价格又比战斗机便宜,还可为教练机和战斗机使用,所以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国家而言,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责任编辑:谢瑞强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