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化与地方化︱从全球化到“再封建化”

戴勇斌/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研究员
2020-10-02 16:1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美国正在通过意识形态斗争推动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及关联经济体退出现有全球化格局。图为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对华政策演讲。

特朗普于2017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行了一系列单边主义措施。自那以来,“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退潮”成为愈发受到关注的话题。

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需要一个为交易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国际货币体系,易货贸易很难支撑起经济全球化。同时,贸易全球化也需要得到一个有效的国际安全体系的保护。

1880至1914年间出现过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高涨,当时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当时的国际安全体系则源自维也纳会议(1814至1815年召开)以来的国际协调主义框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金本位制受到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也发生逆转。一战之后,虽然国际贸易往来和金本位制有所恢复。但是,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又将世界各国抛入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深渊,并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美国牵头规划了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

这一秩序由三根支柱组成: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作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体系;第三,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制度架构的国际贸易体系(1994年以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会议上确定的,所以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以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为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同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又是一种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固定汇率体系。

1971年8月15日,美国的尼克松政府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转向浮动汇率制,金融自由化快速铺开。这是本轮经济全球化的起步。

在浮动汇率制背景下,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加速,跨国金融机构不断壮大,跨境交易持续增长,货币和金融资产经营国际化,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金融信息和价格信号的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又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使前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汇入西方世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后果

七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固然促进了全球财富的极大增长,但产生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结果。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除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GDP)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得益者

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不足1%,至2018年,这个比重达11.75%;同期,中国GDP的全球占比从1.8%升至15.86%。可以大致对比的是,1990年至2018年,日本GDP占全球的比重从13.85%降至5.79%,货物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从7.5%降至3.8%。

2019年,美国GDP突破21万亿美元,中国GDP约为14.4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欧盟27国完成GDP总计15.58万亿美元。欧美之间差距在拉大,中欧之间差距在缩小。

其次,美国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制造业衰退,空心化趋势明显,就业岗位大量流失

1980年,金融、房地产与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美 GDP 中的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这一年,美国有近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到2008年后,这个数字下降到1200万个。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了570万个。(见下图)

1950-2017美国制造业岗位变化(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美国劳动部统计局;www.economy.com。注:阴影区是美国国家经济统计局确定的经济衰退期

第三,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呈现出“黑天鹅”性质,冲击实体经济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那种周期比较明显的经济危机不一样,七十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往往在公众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现,直接原因非常偶然,甚至找不到原因。

1987年股灾于10月19日(星期一)首发于香港,传播到西欧和美国。香港股市全月下跌45.8%,10月26日全日下跌1120.7点,跌幅达33.3%。纽约股市全月下跌22.6%,10月19日的跌幅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但是,股灾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7至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冲击更大。在这场危机中,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被政府接管。二战以前的危机是工业领域出现问题,通过金融领域表现出来。而2007至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源自房地产市场衰退,然后向实体经济蔓延。2008年和2009年美国GDP出现负增长,并带动很多国家2009年经济出现负增长。2009年,美国失业率达到10%。

发达国家正在退出全球化

很多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中受到很大冲击:传统工业部门外移,制造业岗位流失,贫富分化拉大,国内矛盾激化。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问题,并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启动,俗称“多哈回合”,目标是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多哈回合中,各方矛盾重重,但是主要分歧还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2006年7月27号,多哈回合谈判全面中止。

在全球贸易协定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逐渐转向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主导了三个最重要的FTA谈判,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以及日本-欧盟之间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谈判。

TPP前身是2002至2005年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和文莱四国达成的FTA。2008年,美国加入TPP谈判,并逐渐扩大到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但将中国排除在外。2015年10月5日,参与谈判的12国达成协定文本。2016年2月,12个成员国在新西兰奥克兰市正式签署该协定。2012年,日本和欧盟启动EPA谈判。2018年7月17日,协定签署。2019年2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TTIP是美欧之间的FTA,2013年7月启动谈判。至2016年10月完成第十五轮后,TTIP谈判正式搁浅,至今看不到重启的希望。

如果上述三个自由贸易协定都能生效,意味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全球贸易框架中分离出来。

2017年1月23日,刚刚就任美国总统不过四天,特朗普就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出TPP。之后他退出了一系列多边贸易协定,并用双边贸易协定取代多边贸易协定。此外,美国相继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计划协议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0年7月,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的一系列“退群”举动大大助长了逆全球化趋势。美方还表达过对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甚至是联合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的不满。

2020年1月,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春夏以来,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深陷疫情泥沼,并痛感产业链全球化影响到国家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由于全球供应链被切断,能让大飞机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生却没有足够的口罩、手套和防护服。因此,发达国家痛定思痛,加速供应链和制造业回归,这将进一步影响全球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在通过意识形态斗争推动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及关联经济体退出现有全球化格局。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对华演讲,号召世界各国组成一个“民主国家联盟”来对抗中国。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号召。但是,美国有可能通过意识形态斗争策略挟持其他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退出现有的全球化,达成重塑并控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经济目的。

“再封建化”下的选择:回到“经济世界”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一旦退潮,往往会有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全球化出现退潮。经过三十年反复,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新一轮全球化的基础才被夯实。

在逆全球化潮流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率先回归自己的“经济世界”,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区内经济和产业闭环。这是一个“再封建化”的过程,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08年开始启动多个多边FTA谈判,这是“再封建化”的起点。

“经济世界”,是法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1902—1985)在他的著作《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中提出的概念。“经济世界”不是世界经济,它在经济上是独立的,虽然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上往往四分五裂,却因为内部联系和交流构成一个整体。因此,“经济世界”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地理状况决定的国际经济单元,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左右。

“经济世界”构成一国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和舞台。在全球化高涨的时代,不同“经济世界”的区隔可能被淡化。而一旦全球化退潮,“经济世界”的重要性则迅速凸显出来。2008年以来,美国推动的TPP和TTIP谈判都有重新回到自己的“经济世界”即北大西洋世界的趋势。我们更不能排除,美国最近的打造“民主国家联盟”的呼吁带有重塑自身“经济世界”的可能性。

中国属于东亚这个“经济世界”。东亚包括中国、东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在西方列强来到之前,东亚世界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这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需要的结果。当代东亚世界在政治和文化上截然不同。在文化上,缅甸和柬埔寨流行佛教,中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则流行伊斯兰教。在政治上,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日本和韩国实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但这并不妨碍东亚世界在经济上有密切关系。2020年上半年,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也显示东亚世界的经济联系在进一步深化。

目前,东亚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合作议程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于2012年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2019年11月,除印度以外的十五个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谈判,印度则有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中日韩和东盟十国都是东亚世界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现代以来的新兴国家,可以视为东亚世界和大西洋世界的结合部。印度传统上就不属于东亚世界,虽然中国佛教来自于印度,但是两国的经济政治联系在历史上比较疏远,远不如和其他东亚国家。

在全球化受挫,“再封建化”兴起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在国际经济政治合作中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尤其要巩固和东亚世界的合作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