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马拉松大时代》作者:重视安全,中国路跑会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1-12-04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中国的路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本文图片 CFP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马拉松产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很难给出确切解答的命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导致秋冬赛事连续两年大面积延期和取消之前,中国的马拉松产业方兴未艾。

这段时间,一本名为《马拉松大时代》的新书在读者面前亮相。该书以编年体形式记述中国马拉松运动发展历程,并通过400多个人物的大小故事展现了马拉松运动如何从专业性极强的竞技体育项目,转变成为中国的国民运动。

在中国40多年的马拉松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一本完整记录马拉松发展和变化过程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跑者和赛事,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马拉松真正的样子。

“中国顶尖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水平,其实和国际六大满贯赛事没有太大差别。我们差的是文化积淀还不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专访时,《马拉松大时代》作者张路平肯定了中国马拉松的发展,也指出了问题,“疫情和‘白银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安全依旧是中国路跑的痛点。”

马拉松赛事近年在国内备受青睐。

中国马拉松发展经历三个重要节点

张路平是《跑者世界》杂志的总编辑,更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之所以花一年多时间采访中国马拉松运动员并且整理各种赛事资料,将其编撰成书,正是因为从历史系毕业的他在深入了解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发现中国马拉松历史上缺少一部纪录中国马拉松发展的书籍。

而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张路平发现,中国马拉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每一个节点,对于这项运动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重要节点就是1981年,彼时,第一届北京马拉松在北京举办,那是城市马拉松的元年。”尽管当时的这场赛事只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报名参加,但在张路平看来,这项被不少人称为“国马”的赛事对于马拉松在中国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节点就是1998年,当时,北京马拉松正式向社会开放。”张路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也就是在那届马拉松上,主办方还增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迷你马拉松的赛事,这些项目的出现意味着马拉松不再是一项只有精英运动员可以参加的赛事。

而第三个时间节点就是2014年。那一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体育产业成为了新宠,而在众多“宠儿”中,马拉松以及各种不同里程的路跑赛事,是最受热捧的项目。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包括马拉松在内的中国路跑产业迎来了“井喷”——赛事数量从2014年的51场逐年激增,到了2019年,光是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就有1828场。

提及这段迅速的发展,张路平提到了一个名字:“其实,中国马拉松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还得感谢姚明。”

张路平之所以提到姚明,正是因为当时作为政协委员的姚明提出了“关于取消赛事审批”的意见,这一规则最终写进了国务院发布的46号文件里:“当然,马拉松也是所有赛事里落实最快的一项运动,我记得第二年3月份,当时的田管中心就直接宣布取消一切审批。”

在张路平看来,也是因为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成就了中国马拉松在中国体育圈里的一个“唯一”,“马拉松从一个专业的竞技项目发展到一个大众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在中国体育历史上是没有的,其他任何项目都没有发展到像马拉松这样变成一个社会现象。”

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增长迅速。

赛事数量快速增长,文化底蕴还需积累

为何能将马拉松称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光是从中国马拉松赛事这两年留下的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

根据中国田协给出的数据,2011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只有22场,即便是在国务院46号文件发布的2014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也就只有51场。

但在此之后,一切发生了巨变——2015年的注册赛事有134场;2016年的注册赛事就到达了328场;2017年,这项数据变成了1100场,参赛人次达到近500万;而到了2019年,全国的注册的规模赛事就达到1828场,累积参赛人次712.56万……

“赛事越来越多,而且从办赛水平上来看,中国优秀赛事的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城市资源的利用,和包括六大满贯在内的国外顶级赛事相比,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张路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在他编撰《马拉松大时代》时,在采访国内外跑者和办赛人员时得到的一致看法。

不过张路平也点出,数量只是马拉松发展的一个方面,“中国马拉松差距在于文化积淀,有些赛事对于马拉松文化的积累是严重忽视的。”

张路平举了一个例子,曾有一项赛事的主办方想为赛事做一本画册,结果发现赛事的资料和图片严重不足,最后只能向曾经的参赛选手们征集照片。

记录下来的发展资料,是运动积累文化底蕴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现在很多文化机构对马拉松感兴趣,但他们在挖掘中国马拉松文化是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历史搞不清楚。”

国内高水准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水平已经不亚于国际知名赛事。

除此之外,在张路平看来,中国跑者将马拉松故事和马拉松精神传播出去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中国也有一些作家能够出书谈马拉松文化,但这样的作者太少了。”

张路平坦言,有一部分愿意写马拉松故事的作者,他们“有可能只是走了一些赛事”,而那些处于马拉松核心群体的“严肃跑者”,很多却不擅表达,“在历史更久的欧美跑圈,很多跑者会写马拉松的书籍,一般分为教学科普类和人文类,但在两极化的中国跑圈,有丰富经历和相关知识的跑者,很少能写这些内容。”

从小众竞技走向全民健身,包括马拉松在内的中国路跑应该有自己的圈子和文化,在张路平看来,这要靠更多热爱跑步的人一起培养起来和传播出去。

路跑运动在国内越来越深入人心。

“窗口期”中,中国路跑的思考和调整

在如今这个特殊时期,路跑大环境的优势遭遇困难。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过去两年时间里,一个又一个赛事因为疫情而延期或者取消。

“疫情对马拉松的影响太大了。”当提及疫情的冲击时,张路平也提到了此前引发巨大关注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

这两个看似在外部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其实也涉及到了同一个问题,“不管是白银事故还是疫情,它们的核心都是安全,参赛者的安全问题。”

张路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2014年中国马拉松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安全问题就一直是马拉松产业里的一个痛点——从曾经每一年都会出现的关键词“猝死”,到山地赛事的跑者遇难,再到如今赛事因为担心跑者感染新冠而纷纷取消。

“疫情带来的这个‘窗口期’,会让马拉松赛事和其他路跑赛事的办赛方有更多的考量,并且更加谨慎地对待办赛。而白银事故则会让政府和赛事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有更严格的要求。”

安全是路跑赛事的重中之重。

张路平举了一个这段时间在跑圈里引发不小讨论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田径协会11月24日在官网上发布《全国路跑及相关运动赛事运营公司管理办法》,其中要求“赛事公司注册员工15人以上”。而据公开统计数据,去年全国路跑类赛事公司,只有大约41%的员工规模在15人以上 。

“市场上很多赛事公司确实达不到这个要求,但在疫情逐渐稳定后,这会是马拉松未来的方向。”张路平坦言,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会造成市场由几个大型的赛事公司主导,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并不是最为鼓励的趋势,“但在解决安全问题上,这是一个现实的方式。”

而通过对于过去40年中国马拉松发展史的整理,张路平对中国马拉松的未来颇有信心,“中国的办赛者很聪明,他们会在疫情之下找到新的模式,就像是线上跑,也是我们先发展起来的。而且中国的马拉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路跑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蒲垚磊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