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分之需,克制之法:总结|能流物复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2022-02-15 21:30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节日是欢庆的时候。但不妨着眼于长远的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疫情尚未过去,如何维系当下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抵抗未知的风险,是线上线下团聚、吃饭穿衣之时,心里会冒出的一丝忧虑。为此,我们在春节期间,推出“能流物复”系列,即从能源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维度,我们来一起省察自身的吃喝玩乐,如何低碳、韧性、可持续地生活,如何才能进入更安全的未来,并思考自身在城市运转中力所能及的担当。四位作者给出了九个议题,前面说到食物穿着、日常生活的耗能物质循环、城市中的出行耐用品寄托的生活情意,以及人们的玩乐方式。本篇要说的是节制之法。

欢迎文后留言,写下您的任何想法或建议。

  

这个题目是春节前就定下来的。当时我没有细想。后来琢磨起来,发现有些难解。

究竟何为非分之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吗?如何才能识别出自己想要的太多,这个判断标准,究竟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克制,才能算是自由而负责任,而不至于显得怪异或虚伪?

说到底,这事关生活方式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境和理由,别人不好摆出教导的姿态。但聊个天总还是可以的。趁着元宵佳节,我暂且分享下近期的见闻与心得。

在这个春节里,我参加了一场在上海崇明岛上举办的乡间传统婚礼。这个主意是新郎提出的,新郎是崇明本地人。新娘是他的小学同学,在长兴岛上出生,也是隶属崇明。他们原本各走各路,大学毕业之后,又在大上海重新碰面,就走到了一起。

崇明的婚礼上,老人写婚书。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这既是各人对内心温情的觉察,或许也体现了大都市的美妙之处。他们在上海的繁华地带工作生活。而之所以还是要回到乡下办婚礼,是因为新郎希望家乡的老人们,能在沿袭下来的仪式感中,获得难得的慰藉。他的妻子也有同样的心愿。

仪式在男方家里办了三天。先是女方把嫁妆送来,然后是男方去接亲,最后是双方祭祖。三天里都要吃酒席,从中午吃到晚上。席上有本地的蹄膀、羊肉、虾、蟹,也有龙虾、鲍鱼、扇贝等,还有经过预制的冷菜,糖醋小排、海蜇皮、炸鱼,等等。菜品的分量和种类称得上丰富。

只是每餐菜式变化不大,可能这样更便于备料,免于核算繁琐。为了及时上菜,院子里也搭出了灶台。扎着围裙的师傅们,忙里忙外,热气腾腾。来宾们大多都是新郎在崇明的亲戚朋友。上桌前后,老人们坐在阳光下的墙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院子里搭出烧菜的台子。郭薇 图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聊天。郭薇 图

哪怕在崇明岛,这个位置也十分偏远,周围连个小超市都没有。放眼望去,就是大片田地和水沟。要在节日期间,把这么多东西准备好,专门运来,还要烧制,总有对应的成本。我猜测,这样一桌酒席的价格,虽不能和上海市中心比,一定也不会太低。

但新郎告诉我们的价格,却低到令人难以置信,大致只相当于市中心的六分之一。我意识到,即便这些生鲜或包装食物,走了很久的路,呆过多个物流网点,但在崇明乡间,它们终究还是餐桌上饱腹的东西,所体现的是食物本身的价格。而到了上海市中心,酒店的物业租金,厨师、服务员的人工费用,都会包含在这桌酒席的价格之中。说到底,以我对市中心的了解,服务人员的工资,也有大半要用来付房租。这就是大都市的水涨船高。

婚礼当天早上,用于仪式的鸡。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

面对这样一桌菜,想到在上海市中心吃过的宴席,有时更像一种赚钱的道具。在价格构成中,食材成本绝对占不上重头。当然,对一桌宴席而言,烹饪技艺、服务品质等,也极其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但很多时候,厨师与服务员也未必能获得回报中的大头。而近年来,餐厅的成本重头移向传播端。人们被网红的一时热闹吸引,可持续的品质与技艺反被忽视。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事儿,那种开了十年以上的老店,也是越来越少。毫无疑问,这并不利于对品质和技艺的坚持,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我于是想到“本分”这个词。或许,不如回到乡间,回到食材的本质。某种程度上,它们实现了作为食物本身的功能。它们离开城市,脱离了道具的属性,而是进入腹中、回到泥土的东西。这是纯粹而完全的自我实现,简直令我有些羡慕。

婚礼晚间的烟火。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

崇明乡下的婚宴上,没有高头讲章,也没有花哨视频。只有老人题写婚书,新人挨桌敬酒。到了晚上,田埂上开始放礼炮烟火。空气中弥漫了硫磺的味道。在清冷的乡间格外动人。这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对鞭炮的痴迷。每个人都赞叹不已,相互留下了喜悦的记忆。我想,这些烟火并不过分。

可是,哪怕是再好的酒席,也不能天天都吃同样的东西。我开始想念城里随处可买的零食饮料,还有各种异国料理。因此,当回到市中心时,我一下子感到无比欢畅——终于又可以随手买到热茶、咖啡了,原来这就是自由、安全和放松的源泉啊。要知道,在乡野住留的这三天中,喝水要从热水瓶倒,甚至极少见到瓶装水。

而与此同时,我也立刻意识到,丢弃垃圾的命题,也随着便利和舒适,重新出现在我的生活之中。再回想起田间地头中,堆肥旁边的确也没有什么塑料垃圾。

崇明的田地。郭薇 图

两厢对比下来,本质而言,乡村仍是自循环体。而城市则需要高维护。那些随手可得的、便宜的商品,就是高密度城市的正面溢出,或许也是高地价的另一面。而这种便利弥散在公共空间之中。更多的选择总会令人感到自由。但购买之后相应的成本也需要被计算。念及此,在满足身体和意念的需求之余,我还是多了一些克制的意识。

所谓非分之需,关乎世间的生活可以简化到何种程度,而这由具体的时空和场合而定。理论上,每样东西都能计算碳足迹。如果能看到具体的数据,人们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判断,把钱用在对自己和环境更好的选择上。即便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也可以尽量选择二手用品、购买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或者随身携带水杯等容器。这一定会减少自己生活所产生的碳足迹。这就是古人说的,若无必要,勿增实体。与此同时,对自身的真实所需有所感知,也意味着更加健康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接新娘的婚车。郭薇 图

而有了在崇明和上海市区往返的差异体验,我想到,也许不必这样计算。究竟什么是脱离本体的、表面浮华的诱惑,什么是会产生负担的、多余的浪费,什么是令人喜悦的、必要的仪式用品,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良善之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说到底,无论婚礼还是节庆,都是要对他人和自己进行祝福。在此,希望大家在新年里有更多团圆的时刻,而不必借由购买无用之物来慰藉心情。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克制之法了。

能流物复系列:

篇①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们吃什么

篇② 风调雨顺,河清海晏:我们的水

篇③ 华服与布衣:我们的衣服与铺盖

篇④ 何以冬暖,何以夏凉,何以炊烟饭菜香:我们的耗能

篇⑤ 肥水归田,废物利用:日常生活的物质循环

篇⑥ 出入平安,车马去闲闲:日常出行

篇⑦ 要长长久久,不可用后即弃:快消品与耐用品

篇⑧ 在山间,在水畔,在元宇宙之中:我们的玩乐

篇⑨ 非分之需,克制之法:总结

    责任编辑:吴英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