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人喊打”的AI画师,又来抢工作了? | 湃客一周解读

2022-10-22 0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周热点,湃客解读。 

每周六,湃客编辑部联合优质湃客账号,网罗全球热点,呈现有思考力的佳作观察。本周,我们分析饱受争议的AI作画,关注即将问世的癌症疫苗,品味独具特色的海派甜品,了解“恋爱脑”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科技】

“人人喊打”的AI画师,

又来抢工作了?

这几年,关于AI作画的讨论频出,但从未像最近一样让“人类画师”感到真实的威胁。

8月,一份由Midjourney生成的AI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比赛“数字艺术/数字修饰照片”类别一等奖。9月,美国《大西洋月刊》一位记者将文章配图替换为自己生成的AI图片,引起部分艺术家抗议,称这番行为会导致同行效仿。

点击阅读原文

“随着AI的技艺愈发精进,很多业内外人士已经难以分清人类作品和AI作画的区别。”@AI财经社 认为,目前从业者该考虑如何与技术共生,用AI提高自己的作画效率。

AI作画技术的高速迭代,很大程度建立在大量学习人类画师的作品之上。这样的行为也被一些从业者称为“弯道超车”,“从其他画师那偷来的”。

点击阅读原文

AI本身不具备创作能力,只是降低了制图工作的门槛。但绘画行业本就内卷严重,数据和算法生成的画作虽然缺乏灵魂,也能满足部分金主需求,水平中庸的画师的生存空间不免因此受到倾轧。

@刺猬公社 评价,在侵权、创作质量等问题之外,AI作画带来的最大争议是对画手的取代:“技术是中性的,但背后的人性却无比复杂。”

【身体】

癌症疫苗即将问世,

打一针就能免疫?

距离一针高达120万元的“天价抗癌药”阿基仑赛注射液(CAR-T细胞治疗类产品)获批上市已过去一年有余。本周二(10月18日),一则#癌症疫苗2030年前或将问世#话题冲上热搜,网友心情在“忽悠”和“期待”之间反复横跳。

报道所称的癌症疫苗,实质是一种基于mRNA技术、在癌症发生后接种的治疗性疫苗,可能为黑色素瘤、肠癌和其他肿瘤类型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

为什么新疗法还要等10年才能面世?研发难在哪里?@转化医学网 撰文称,由于构成肿瘤的癌细胞中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要让疫苗只针对癌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组织极为困难。

回顾mRNA技术的发展史:1961年,科学家首次提取到mRNA;1990年,科研团队将体外转录的mRNA注射至小鼠骨骼肌内,明确mRNA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2020年,全球首个mRNA商业化产品上市。区区六十载,mRNA已经为整个生物科技领域带来巨大变革,但这一技术离真正惠及普通患者或许还很远。

点击阅读原文

@医学界 评价称,即便疫苗在2030年左右上市,也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其他方法。对于大多数早期实体瘤而言,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方式,网友所期待的“接种疫苗就能杜绝癌症”纯属误读。

“作为科学家,我们不愿说我们将治愈癌症”,疫苗团队所属公司首席医疗官表示,他们已在癌症试验中取得了“多项突破”,也将继续努力。

许多被寄予厚望的癌症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生活】

天气渐冷,

吃点甜的

秋意渐浓,上海的街头又飘起了糖炒栗子的诱人甜香。刚出炉的糖炒栗子最美味,一颗软糯的果肉入口,足以驱散秋风的凉意。

点击阅读原文

秋天,板栗丰收,正是食栗的大好时机。除了糖炒栗子,@美食台 发现上海还有许多做栗子的妙招:将栗子做成铜锣烧、加进三明治、和桂花组合成桂花栗子派……各家甜品店卯足了劲儿上新栗子甜品,变着花样将美味呈现给人们。

除了这些新式栗子甜品,老式栗子甜品也很受欢迎。每个上海人都很难忘记童年时海派西点的那抹甜蜜。如今,再尝一口同样的栗子蛋糕,“熟悉的味觉体验和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重叠在一起”,仿佛那些快乐的童年时光也一并回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

上海版的栗子蛋糕,是最能体现海派西点特色的甜品之一。 

作为中国西点烘焙的发源地,上海的西点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开埠通商时期。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介绍:“一开始,西点确实是西方人带来的舶来品。当时的外国厨师培训出了第一代技艺高超的中国甜点师。细数留存至今的上海老牌西点房,多少都师承国外。”

海派西点的源头各异。中国甜品师们结合本地食材和本地人的口味,对西点进行了改良,烘焙出了独具特色的海派甜品,如蝴蝶酥、白脱奶油蛋糕、掼奶油杯、拿破仑、哈斗等等,倍受大家喜爱。

如今,我们品尝海派甜品,就像在舌尖上完成了一场浪漫的世界之旅,而后又回到了熟悉的上海。

【社会】

这届年轻人,

如何摆脱“恋爱脑”?

最近,“王宝钏挖野菜”的梗频频出现在各大社交软件。王宝钏为了薛平贵,放弃相府千金的身份,苦守寒窑十八年,最终只当了十八天皇后就去世了。她的遭遇令许多人觉得非常不值,她也被戏称为“恋爱脑祖师奶”。

恋爱脑指“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有些人一旦开始恋爱,就会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爱情和恋人身上,甚至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点击阅读原文

@锦鲤青年 从人体生理机制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一谈恋爱,智商就会暂时下线:当人陷入爱河时,大脑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机体进入应激状态,“随着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升高,负责判断和推理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将会受到控制”,可能会使人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与此同时,大脑中让你冷静轻松的血清素也在减少分泌”,人会变得患得患失。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化学激素的影响,也会让深陷爱情的你变得更加不理智。

点击阅读原文

当下社交媒体上的主流观点是要努力“搞事业”,“恋爱脑”则成为网友们批判的对象。

@互联网那些事 撰文称,“为了不吃爱情的苦,年轻人去网课里找经验、去和恋爱咨询师聊烦恼、去占卜塔罗牌寻求安慰”,这也给情感咨询行业提供了商机。不过,情感咨询市场良莠不齐,消费者可能会遭遇“退款难”“维权难”等问题,在被爱情刺伤后,又蒙受机构的二次伤害。

为了安全无痛地体验恋爱,许多人投入了甜宠剧、甜宠小说和恋爱综艺的怀抱,在别人甜甜的恋爱中,收获了情感的替代性满足。但这些还是无法代替一场真实的恋爱带给人的感动和成长。

那么如果陷入恋爱,如何避免“恋爱脑”呢?文中给出了如下建议:“请尽情享受恋爱脑的甜蜜,但是一定要爱自己。”

责任编辑 / 胡雅婷 实习生 卢璐璐

主编 / 徐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