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工作法|建立新邻里关系:如何扶持社区社团

边莉君
2023-08-10 15:5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在六边形工作法中,首先要搭建信息平台,让社区内的信息准确及时到达每位居住者,继而要挖掘社区种子,保护种子、培育种子、赋权赋能、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鼓励更多社区种子涌现。之后就要激活社区链接,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社区社团

前面说到,在挖掘居住者精准需求的基础上,如何与居住者沟通,引导居住者成立社团或组织社区活动。具体说来,因为社区基础不同,社团可以具备不同功能,起到不同作用,形式也可稍有差别。以下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梳理。

基础性社团能力

如果社区内暂未挖掘到合适的社区种子,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居住者发起社团。

比如,在郑州Z社区,我们第一个引导成立的社团是跑团。因为,当时社区没有室内活动空间资源,而跑步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几个组团之内都设有跑道,经我们观察,社区早晚都有居住者跑步。这就是一个真实需求。

另外,当时社区种子并没有物色到有明确意愿的,如果有明确意愿,我们稍微引导一下,就能顺理成章行动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从不错的居住者中,物色几位发起人,经过协商,由这几位居住者共同发起了社团。

这时的社团,因为社区基础弱,不能要求太高。比如,在社团的四要素中,有一条是需要和居住者协商。对此,居住者已经不乐意了。尤其是制定规则,创始人认为没必要,也不好意思去管理其他邻居,认为大家进入社团还是自由点好。

面对这种状态,我们需要尊重居住者的决议。谁的社团谁做主,我们只能给建议,不能做决议。

社团成立之初是没有规则的。后期社团慢慢发展,加入的居住者越来越多。超过百人后,管理成本就高了。社团的创始人,某天没有预兆地发布了一条规则:凡没有参与过线下跑步活动的成员,都要请出社团。

这下引起社团大乱。有的居住者很生气,理由是,虽然自己没去跑步,但喊老公积极参加了啊;有的居住者意见更大,虽然自己时间凑不上,没去跑步,但邀请了很多邻居加入,难道自己不是社团一员吗?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没有前置的社团规则,相当于人为制造了麻烦。社团规则是社团成立的必备要素。这时,社团创始人就主动找我们,协商制定社团规则的办法。

如果基础性社团具备四要素,就可保障其由居住者自我运营,无需依靠外力。

发展性社团能力

除具备四要素外,发展性社团还应有能力自行组织具有社区影响力的社区活动,且有良好的社团管理/协作能力。

一次社区活动的完整流程,包含六个步骤:

(1) 策划有趣好玩、吸引居住者迫不及待想来参加的活动,并具有固定频次和延续性

(2) 在社区公共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发布,而不是随意发布有关信息。

(3) 根据招募需要,撰写能让居住者看懂并传播的帖子,活动要素交代清楚,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准备工作、其他要求等。

(4) 有没有居住者看到并参与,取决于社团是否具备传播能力。一方面社团自己要宣发自己,另一方面和有能力的平台或其他力量协作,获得社区各个传播渠道的帮助

(5) 现场执行要提前到现场,安排布置及应对突发状况,保证参与者能联系到社团组织者(比如找不到场地、临时状况需要沟通等)

开始后,要及时拍照、做记录、在信息平台发布进展、和大家互动等,保证没来现场的居住者看了心动,为下一次活动积攒人气。这样才会越办越好。

(6) 活动结束,相关材料要归档,方便查看。归档包括:策划方案、招募文案、宣传海报、照片、签到表、回顾文章等。

上海,社区中旁观活动筹备的孩子。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具备相应能力的社团,可保障其自我运作良好。因为,让每位参与者在过程中得到关注,他们也较易转化为贡献者、行动者等,更好地助力社团发展。而社团的每次活动组织,也都让参与者感受良好;这样,社团创始人、核心成员社区声望会越来越高,资源也会涌向这个社团群体

这是多方共赢的局面。参与者获得良好的体验感,从而更深度地参与;组织者获得大量参与者的认可与赞赏,提升了其组织能力、传播能力、策划能力、整合能力等,相应经验对其工作、家庭、关系处理都有助益;社团的名声有了积累,吸引更多有需求的居住者加入,社团越来越丰富多元;社区有活跃的社团、行动的居住者、和睦的群体,就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T社区有个手作社团,成立之初,创始人觉得很难组织起来。第一次活动,花了好多心思认真准备,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宣发。活动办得很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家抬着缝纫机来做包包,拿着被套床单做植物染,越玩儿越有意思,吸引更多居住者参与。需要设备,社团成员就去搜罗准备,费用大家均摊。拍摄由设备齐全、摄影技术好的居住者承担;文案由文笔好的居住者来撰写;场地准备和结束收尾,由参与的居住者一起完成。这样自然分担了成本。大家把社团当成自家的,自然需要自己把活儿都做掉。

高能性社团能力

具备社团四要素,具备自我运营、自我管理的能力,就可能进阶为高能社团。 

(1)整合空间资源的能力 

社团行动起来,通常需要解决场地问题。高能社团首先能自行解决空间问题。和居委会协商,向物业申请场地,或盘一圈社区周边的空间资源,均可。空间资源不局限于社区围墙之内,其实可以无限延展。没有固定空间,意味着一切空间都可为人使用而存在。

(2)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

社区需要的不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强者。我们激活不同个体,引导个体自我驱动,从而发挥价值。社团作为一种形式,把有共性需求的个体聚在一起,是为了彰显群体协作的能量强大

每个个体自我驱动,所发挥的价值凝结到社团。个体相互链接起来,彼此价值整合,就形成社团这个整体。由此,社团的大量工作可以是轻量的。社区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是相互成就的协作任务制。每位参与者顺手做一点,齐心协力,各自分工完成擅长的部分,整合起来,很容易就搞定了。

(3)社区信息枢纽

及时帮助社区传播各类公共信息,而不是关起门只为本社团所用。不仅传播信息,还会做信用背书,进行解释,软化社区沟通成本等。信息也是社区资源,如果社团具备这一能力,社团内外的信息传播就会很顺畅。

(4)筹资能力(资金或物资)

社团具备一定规模时,社团核心成员会有诉求,寻求更多资源支持。同时,资金或物资也会主动找社团这个群体寻求合作。

社团需要具备筹资能力,需要具备和外部沟通谈判的能力。或许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社区社团,怎么会吸引到资源支持。

社团规模上去,意味着成员人数可观。每位成员把社团当成自家的事儿,就会为社团发展贡献资源。无数人的资源叠加,这样的社团能量是不小的。

因此,社团筹资是很有底气的。基本上,在我们专业介入稍微激活后,每个社区都会有资源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

现在很多社区的筹资非常制式化。通过项目申请,一步步获得资金支持,按照项目设计执行反馈收集发票接受评估。在某个社区,居委会认为我们机构做的工作非常容易,居委会也可以做,便把我们请走,将我们的工作成果作为居委会的工作成果。之后采用的方式是:居委会以工作站名义,申请民政系统的项目资金,让各个社团申请费用,走这套流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倒退。

T社区项目筹备阶段,我们机构盘了社区周围的空间资源,缺少大型广场,基于社区规模,社区内的两个小广场稍小了点。我们和周边一家商场的经理协商,今后可否多多支持。洽谈三小时后,经理拒绝了我们,认为社区就在商场边上,已是商场的客户,没有合作价值。而在我们机构介入T社区三个月后,商场经理主动去找居委会书记,问是否需要支持,他们愿意提供场地经费等。这就是社区版“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社区内资源也非常丰厚。比如,郑州Z社区举办一场社区比赛,对内争取到资源和资金支持;D社区举办社区市集时,就获得一户社区商家的资金支持。社区是一切资源皆可用,用法是不拘一格,对社区发展产生助益即可。至于筹资方式、合作方式,也由社团自行决议。

涉及资金,社团需要做好财务公示,确保透明公开,接受监督。

在一次亲子主题的社团活动之后,社团发起人与志愿者们合影。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5)社区影响力

在社区内有声望,在周边社区有知名度。即在社区里一说,就知道你是某某社团的创始人、美食坊的创办人等。居住者在社区偶遇,既不冷漠,也不尴尬,可以攀谈,比如周日大家一起去骑行了,就可共同加入社团。

社区内产生的真实行动是被看见的。这些信息会被关注的人二次传播,传播者也在为此做信用背书,进而产生更大影响力。

这个阶段,社团各项能力已经完备了。社团自行决定发展方向与长期发展路径。你的社团你做主。

社团运作模式及参考案例

活动免费还是收费,由社团自己决定。我们的原则是:产生费用由居住者AA。谁有需求谁买单,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需求付费。支付成本,不仅包括付费,还包括付出时间、精力、心血、资源、人脉、技能、经验、创意等。

以社团是否收费为基准,我们将社团分成四种模式:

1. 完全不收费的社团

一般情况下,这类社团使用的场地是免费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包括但不限于社团核心成员付出的时间、精力、心血、资源等。常见类型有读书会、儿童绘本故事会、社区乒乓球队、太极队、桌游、超跑团等。

2. AA制的社团

这类社团的活动会产生一定费用,如场地费、餐饮费等。常见类型有美食俱乐部、羽毛球队、篮球队、瑜伽社团等。这类活动每次参与人员不固定,开销基本上是共同发生的。因此,AA制是最好的选择。

3. 按次收费社团

这类社团活动会产生一定费用,如场地费、餐饮费、材料费等。常见类型有手工俱乐部、烘焙俱乐部、音乐社团等。这类活动参与人员不固定,产生的开销不易分割。因此按次收费,费用由社团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定期公示”,也是最佳选择。

4. 会员制社团

这类社团按照会员模式运作,通常有稳定的核心团队和带头人,为会员提供会员服务和福利,财务方面由社团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公示给其他社团核心成员,自负盈亏。

参考案例

T社区一位妈妈深刻认识到英语的重要,女儿3岁半就进行英语启蒙,给她听英文童谣或讲英文绘本。但在此之外,还要进行系统学习。这位妈妈考察了市场价格,被高价吓退了,于是萌生众筹英语俱乐部的想法。她把想法告诉邻居们,在社区协同文化的影响下,得到12组邻居响应。

邻居当时就行动起来,聘请了一位英语老师,邻居提供了个人的钢琴工作室作为场地,后来又聘请外教,所有费用家长平摊。俱乐部开始了初期授课。为满足长期的上课需求,邻居找到社区书记寻求帮助,最终社区大楼三楼成了孩子上课的场所,家长轮流做助教,把当天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其他家长。俱乐部慢慢发展起来,从2个班到9个班,参与家庭数量多达70个。这个阶段,俱乐部收费机制也有所改变,从平摊教师费用改为每家每年交会员费100元,每节课费用为55元。

俱乐部在壮大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冲击。而这促使俱乐部走上规范、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正式注册了公司,并签约全职外教给孩子们上课。

社团运营规则参考案例

我们将社团规则分为简易版、升级版、豪华版。

无序状态下,规则作为一个工具,引导居住者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并非为了约束居住者,是为了让外显的规则内化为人们内心的秩序。规则其实是辅助工具,随社团运营的需要而建立。

社区种子可能不习惯制定规则,认为大家都是邻居,没有必要。郑州的社区项目,跑团规则就是前置后撤销,后置再添加上的。初期,在我们的引导下,是建立了规则的。但发起人觉得没有必要,就扔掉了,直到社团乱套了,才出了一条规则,即“凡是没有参与过线下跑步活动的全部出去”。这掀起轩然大波。实际上,社区是不可以做任何拒绝动作的。预防危机必须前置。发生问题之后再建立规则,就面临一系列问题:谁来制定规则?你制定的规则有效吗?为什么是你制定规则?谁有权力决定规则?直击灵魂。

建立规则,是建立一套秩序,需要适合社区实际情况,用来吸引志同道合、能够共建的邻居们。用规则逐步形成共识,能降低沟通成本。比如,跑团每次行动是周五晚上8点,每次都会定个暗号,如“节约用水利国利家”,对的是“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暗号都是居住者自己取的。这样大家会形成共识,不必反复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社团运营中,我们以规则的复杂程度为基准,将社团运营分为简易版、升级版和豪华版。

1.社团规则简易版

社团名称:没有商业、广告、个人色彩的名称。

社团简易版规则:修改群昵称为X号楼-XXX,不发广告,不刷屏,不乱加人,可以讨论但不得人身攻击。这是为了给大家营造良好的群氛围,建立信任关系,遵守规则也从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事开始。

定期活动:每周一次,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均可。

活动地点:公共区域。

活动形式:室内读书、户外朗诵、爬山、跑步、美食聚餐等。

核心成员:3人,相互支持,共同宣传。

2.社团规则升级版

社团名称:没有商业、广告、个人色彩的名称。

社团规则升级版:增加收费规则。开始约束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如参与者需准时,若爽约,活动费用不退。规则示例如下:

某社区的烘焙社团规则:

优食烘焙社致力于给大家的业余生活带来一点乐趣,不管你是烘焙爱好者还是战斗力爆表的吃货,优食烘焙社都欢迎你的加入!俗话说,一入烘焙深似海。大家都知道烘焙是一件很耗费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的事情,活动发起人准备一次活动不容易,需要经历新品研发、原材料和工具购买、现场教学等一系列程序,所以,社团实行会员制加入,加入请发10元红包用于社团运营,如果退出将返还。

(1)进入的伙伴需完善名片:名字+楼栋号。

(2)社团伙伴想发起活动请@妍妍。

(3)报名活动之前麻烦考虑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如果有急事来不了,请提前通知活动发起人,本次活动材料共举杯不予以退还。两次或两次以上报名活动都缺席者,10元会员费不再退还。交会费@财务。

(4)本社团本周或每两周举办一次烘焙活动。

(5)欢迎邻居们分享烘焙配方、自制美食等等交流。

(6)本社团欢迎闲聊,但不允许发广告!任何广告都不可以,发红包也不可以。

某社区的手工社团规则:

做手工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打发闲暇时光,即使你是手工小白,来到本社团也可以成长为手作大神!

加入社团的伙伴们请注意遵守以下规则:

(1)修改名片,格式为称呼+楼栋号,如:白露—2号楼。称呼中不得有任何广告信息、职业信息、联系方式等等。

(2)本社团为手工社团,拒绝任何广告、营销信息、出于营销需求添加推销内容等等,如有发现将请出社团。

(3)活动报名前需缴纳活动产生的费用,请考虑好自己的时间后进行报名。报名后请准时参加,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请提前告知社团老大,活动费用将作为捐赠放入社团公共经费中。

(4)本社团会不定期组织活动,有想发起手工活动的欢迎来组织,联系社团老大即可。

定期活动:每周一次。

活动地点:公共区域,基本可以固定场地。

活动形式:活动可多样化,由核心成员共同策划。

核心成员:5人,其中1人管钱、1人管账。

3.社团规则豪华版

社团名称:没有商业、广告、个人色彩的名称。

社团章程:社团规则的复杂版,比社团规则更加细化,也更正式。

定期活动:每周一次。

活动地点:公共区域,基本可以固定场地。

拥有社团logo、社团旗帜、奖杯等。

活动形式:定期活动和特别活动相结合,组织年会、节日活动等。

核心成员:5人以上。

上海,一次社团活动,志愿者们正在筹备。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仅有居住者参与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整套制度设计出来,并由居住者落实执行,且是可操作的。其作用机制是:唤醒居住者的意识—共同协同责任共担—切实解决了某个社区问题—良性可持续的运作机制—社区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

在不同禀赋的社区,我们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就像带孩子,我们只是扶持着,至于长成啥样,是这里的居住者们决定的。我们怎么可能确定把这个社区打造成什么样呢?我们远远没有这个能力。而强势的外部力量,对社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小结

激活社区链接,指社区范围内的一切人和事物相互链接。我们用的技术是社区社团的一系列工具。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帮助居住者个体之间连接,建立信任关系;帮助个体发展为群体,建立互助关系;帮助群体之间链接,建立协作关系。

社区整体的新邻里关系建立,需要通过社团这套工具一步步实现。这里论述的是建立社区链接的方法,希望对社区从业者有所启发。

(作者边莉君系社区工作者,本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