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留改拆”并举:老旧社区更新是“可能性的艺术”

澎湃新闻记者 倪瑜遥
2024-03-22 17: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城镇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以大拆大建为特征的高速城镇化走向终结,以整治“城市病”、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目标的城镇精细化治理被提上日程。

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

不同于流程固定的土地招拍挂制度,老旧社区改造面临更复杂的情境,往往需要“一区一策”甚至“一房一策”,也需要政府、居民、企业等多元主体充分的协商博弈。城市更新如何把老旧社区作为方法?澎湃城市观察通过梳理上海蕃瓜弄和南京小西湖两个旧改项目,分析其中的方法、工具和问题,以供借鉴。

上海蕃瓜弄改造项目:企业投资总包,统一原拆原建

蕃瓜弄位于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是2023年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早在1950年代,蕃瓜弄就经历了从“滚地龙”到工人新村的演变,成为上海第一个五层楼工人小区。在此次旧改之前,这里已进行了加层、平改坡等多次改造。但房屋破损严重,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防水和防火性能不佳、管道堵塞、电线老化等诸多问题。

2023年5月,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居民签约率突破98%,达到项目正式生效比例。同年11月,改建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启动。

旧改工程采用“原拆原还”方式,预计三年半后居民可搬回。在工程进行期间,居民需要自行解决居住问题,政府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并提供搬家费。据报道,该项目由上海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接总包 。依据项目效果图,改建后的住房层高增加,配有独立厨卫和电梯;小区也将配有地下车库、社区卫生中心和养老中心、托育点等设施。

2023年7月16日,上海,搬场车驶离蕃瓜弄。视觉中国 资料图

南京小西湖更新项目:高校设计团队调研,“一房一策”,社区营造

小西湖社区地处老城南东部,是南京市28处历史风貌区之一。这里靠近夫子庙,毗邻内秦淮河,是南京城南整体风貌较为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区,留存历史街巷7条、文保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院落30余处。

尽管拥有珍贵的历史建筑和人文底蕴,小西湖社区却被南京市政府列为需要改造的“棚户区”。和许多建成时间较早的旧城区一样,这里人口密集,环境衰败,屋舍年久失修,巷道和院落内随处可见居民的私自搭建痕迹。

2015年7月,小西湖以秦淮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备案立项 ,经由三所高校志愿者走访和专家评议,确定由东南大学团队承担规划设计,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负责项目实施。历经5年多,团队通过调研、规划编制、保护修缮、参与性设计营造等方法,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路径。

改造之后,社区中心的广场。下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倪瑜遥 摄

综合多篇研究论文,澎湃城市观察归纳了这一改造项目的几个特征。

第一,自愿渐进原则。对于希望搬迁的居民,政府提供“货币补偿、房屋置换、平移安置”3种动迁方式。在异地换房安置之外,项目团队将片区内一栋三层楼老公房改造成“平移安置房” ,以解决动迁居民故土难离的困扰。

对于不愿搬迁的居民,项目团队尽可能在原有空间改善其居住条件。例如在堆草巷31号,团队满足留守居民需要的同时,将腾退出的空间打造成社区规划师的办公室,形成了功能复合的“共生院” 。

第二,协助居民自主更新。对不愿搬离但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居民,团队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帮助更新。例如在堆草巷33号的“共享院”,实施主体出资改造院落,屋主则承诺将院子开放给邻居和游客,并承担花木修剪工作。

“共享院”景观。

第三,多渠道筹措资金。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国企融资,腾迁费用是其中最大的支出。此外,项目鼓励居民自主更新和民间资本投入,通过土地出让、适量引进商业文旅业态,为地区的后续运营提供经济基础。

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发现 ,改造后的街区既保留了供居民生活休憩的空间,又引入了咖啡馆、艺术教室等业态。社区商住功能配比合理,在周末吸引了较多客流。相比统一征收改建,小西湖更新项目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也展现了在城市更新中尊重民意、赋能居民的可能路径。

杂货铺紧邻咖啡店,居民、游客各取所需。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耗时长,工程精细,对设计和施工团队、居民、政府部门等各方的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较长的工期中,资金来源、政策变化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致使项目停滞。在后续的空间运营中也面临平衡商业与原住民生活、共享空间是否能持续开放等问题。

陶艺店和小吃店并存。

老旧社区改造难有“标准答案”,而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

上海蕃瓜弄和南京小西湖两个旧城更新案例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前者由企业总包,统一原拆原建;后者则依托于设计团队的深入调研,搭建多方参与的渐进式更新框架。两种探索都各有利弊。如果说土地招拍挂制度是地方政府迅速推进城镇化的一种“标准化工具”,在城市精细化治理阶段,这样的标准答案或许不存在了。

居民的自主性、各方的协商沟通等要素在旧改项目中的权重上升,这是一个可预见的趋势。第三方专业人士在具体实践中能总结出经验和工具,例如近几年在多地都有实践的社区规划师制度 。在社区更新中,社区规划师兼顾沟通协调和专业指导,是反映民众诉求的代言人。

然而具体的改造规则如何制定,恐怕要依据各个社区面临的不同处境而定。毕竟每个社区的屋宇楼栋,那些缠绕在半空的电缆和晾衣绳,以及房檐下生活多年的邻里,都有各自的故事和纠葛。

此外,多样的方法、多元的主体最终都绕不开资金的问题——旧城改造如何可持续?

一个可能的方法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旧改。例如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一区114号楼” 的原拆原建项目中,街道与民营企业“北京愿景”签订协议。民企出资参与社区改造,后续在物业管理和空间运营中营利。此外,居民出资自主改造也成为旧改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

相比路径清晰单一的土地“招拍挂”,老旧小区的改造更像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当社区这一社会矛盾的基层面板被推向城市存量更新的场域,如何平衡各方交错的利益成为外显而急切的议题。

参差多态的老旧社区不应仅仅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丰沃的试验田和探索城市可能性的方法。

    责任编辑:戴媛媛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