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主编们聊疫情数据报道|2020数据创作者大会实录②

2020-09-22 1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9月17日下午,由澎湃新闻主办的“2020数据创作者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百余位数据领域实践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疫情下的数据表达”这一话题,继2019年首届数据创作者大会后,再次挖掘数据背后的无限可能。

大会首次发布《2020疫情数据报道分析报告》,并围绕“疫情数据的传播与叙事”和“疫情之后,数据叙事如何持续发挥影响力”两大话题展开讨论。本文为大会干货的第二篇——回看新冠疫情数据报道,听听专业数据新闻团队负责人的看法。 

       

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什么?

吕妍:澎湃新闻·美数课在疫情期间的数据报道总共38篇,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回应大众在每个节点上的关注重心,形式上从实时更新的疫情地图、解释性动画视频,到图文类数据文章,内容上从疫情扩散、疫苗研发到心理健康等相对软性的都基本覆盖到了。第二个方面是数据开放,我们把构成疫情地图的几万条数据都公开出来了,供社会各界使用,可以在澎湃美数课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第三个方面是通过湃客平台跟与其他创作者联动,发布400多篇数据报道,多角度讲述与疫情相关的故事。

    

唐也钦:DT财经大概发布了36篇原创文章,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就是“全覆盖”。从1月25号到2月份,我们几乎实现日更数据新闻,覆盖所有疫情报道重要节点,包括初期疫情发展、武汉疫情、口罩话题,到中后期各地疫情防控、人口流动、各行业复工复产、国际疫情等。

我们有四个比较出圈的图,做数据新闻的朋友可能在朋友圈看过我们第一张图,是非典疫情跟新冠疫情的对比图,这张图我们持续更新了大概两个月。第二张是武汉春节人口流出的城市排名。第三张是湖北新冠新增确诊病例及事件发展。最后一张是湖北省以外新增确诊人数变化。

魏传举:腾讯新闻是一个媒体平台,关注整个大盘用户的需求,将有价值的内容更好地分发出去占到了我们运营团队工作比较大的部分。我们在做具体数据报道的时候有两个核心,一是疫情追踪,就是整个地图的产品;二是做较真的平台,我们在公共卫生领域有比较好的资源储备,能较快响应一些大家关注的议题。

腾讯平台的用户量很大,覆盖面很广,微信平台的“看一看”和“搜一搜”都可以找到我们的疫情板块,腾讯健康和腾讯看点也有我们的数据。但同时也出现了切口稳定性、场景适配、用户体验和数据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经历这次疫情,大家更直观地体会到了数据新闻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里的核心价值,但我觉得平台当前内容的分发生态对严肃内容不太友好,较难精准找到数据新闻的消费人群,这些方面的提升空间很大。

巫雨松:我是来自网易数读的巫雨松,我们做的东西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疫情的跟踪,我们在1月20号左右就有在准备,1月24号的时候发了一篇报道,总结了129个已知信息,把媒体里报道的个人、年龄、病例、症状全部进行了统计,也谢谢澎湃当时共享数据,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还利用微信公号平台做了SVG的数据地图。第二类是总结传播链,总结500多个患者之间是如何传播的。第三类是调查疫情对大家生活有哪些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其他的机构进行合作,比如光大银行,对疫情前后的消费情况进行了报道,还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对玄关、居家环境、卫生、地漏的安全做了一个调查报告。

徐笛:我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在疫情期间也在四百多篇湃客的数据报道当中提供了三篇,包括如何在线问诊如何更好保护我们的医护人员如何鉴别网络上的假消息。在疫情期间,可能每个人都会关心当天的病例数据。通过疫情相关的数据报道,可能也对公众完成了比较好的数据素养的提升,还使得许多的数据新闻作品得以出圈。

疫情期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数据报道?

吕妍:印象深刻的有一篇报道是2月6号发的《763例确诊患者的故事,还原新冠病毒向全国扩散的路径》,还原了新冠病毒从武汉扩散到全国的关键节点和路径,收到了很好的反馈。记得徐笛老师隔天跟我讲,她家小孩幼儿园的老师将这篇文章发到了班级群里,请家长们阅读后给孩子们讲讲疫情。

另外一个就是澎湃新闻数据记者陈良贤在前面环节的演讲中提到的《全球华人“店铺关门有家难回”?来看假消息是如何批量生产的》,感受最大的是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力,这篇稿件出来以后,微信公众平台做了回应,对相关虚假稿件都进行了删除,对相关账号进行了查封。

疫情期间,除了比较难突破的医院之外,数据可能就是我们最能去掌控疫情状况的管道,所以说数据新闻从某种程度上站到了“C位”,传播效果大大提升。这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两篇稿件。

唐也钦:我讲一篇我最震惊的稿件,是1月21号城市象限发的《哪些城市的新型肺炎疫情可能被低估|人流迁徙大数据+SARS传播路径》。预估性和解释性的数据新闻通常能想到用一些非典的传播结论,加上过往人口流动的一些数据做一个预测性模型,这个方法不是非常的难做,我震惊的点是在于它太快了,1月21号就出来了。DT财经发出一篇深度的大型报道也是在1月25号,所以这是令我觉得非常震惊的一篇稿子。

魏传举:我觉得回形针《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科普短视频令我印象很深,比较有爆发力,加上它几乎在全网平台上分发,在传播上也更有优势。从它的立意到视觉呈现,很有情绪,甚至有一种美感。再加上它的底层是数据,有很多心思和考量,呈现出来的简洁又不粗暴,我觉得特别棒。

巫雨松:财新《可视化|新冠逝者:献给疫情中离去的生命》做的很不错,很有价值。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做的《图释两千年传染病史:若瘟疫无法被根除,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也很有知识增量,因为要整理那个东西要看很多书。还有一篇是第一财经做的《实时更新:你的定制防疫地图》,可以根据你的定位,查距离最近的确诊病例。

徐笛:我也同意刚刚说的这几篇,这也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发到我们群里的。我想下一代的数据素养会比我们这一代高出来很多,所以数据新闻的未来可能是很可期的。

               

疫情让数据的公开性与可得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巫雨松:变化还是有一些的,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政府机构有主动公开相关数据,有的省份公开得比较详细,包括性别、年龄、症状、传播轨迹等,但有的省份数据就比较笼统。还有一些地方在疫情前期公布得比较详细,到后期突然变得很粗糙。例如刚才说的数据公开不准确导致地图上位置错误,这对我们做数据新闻造成很大困扰。

吕妍:相比其他一些话题,疫情期间可用的数据还是比较丰富的,虽然也有数据公开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澎湃新闻也尝试了将每日病例地图背后的数据库开放出来,光是表格本身浏览量也有快十万次,效果还不错。另外,流调数据则给了我们选题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国家的流调还是做的非常细的,有的国家可能流调未必跟得上疫情的发展。

唐也钦:相对于非典时候好很多。在做非典跟新冠的对比研究时,发现非典的资料真的很难找,今年好很多了,至少宏观的、大的数据都有。但是各个省份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样,也给我们一些预测性的报道或趋势性研究带来了不少难题。数据的公开虽然有进步,但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魏传举:数据公开是一种意愿,也是一种能力。虽然整体做得挺好,但是不同省份能力还是存在差别。另外,之前各个部门的数据都没打通,这一次有了进步,比如海关的数据、交通部门的数据、卫生的数据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公开。也很难预料未来会怎么样,有些数据好像太公开了,尤其是个人数据使用界限不清晰,从长远来讲有非常多的隐患。大型公共卫生事件里数据隐私的问题也是要考虑的。

 

疫情结束之后,数据新闻该如何发展?

吕妍:首先,数据新闻还是要尽力去拥抱核心议题,在核心议题上面体现数据的解释力。

第二,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分析性、预测性的报道还是不够多,这个领域需要展开更多合作。很多拥有快速分析能力的学者会利用他们的专业积淀去设置议题,机构媒体应该灵敏地跟他们保持互动关系,这样才能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内容推到大家的面前。数据新闻通过深度的数据预测手段告诉大家一些事情,我们的调查报道是发现型的,而不仅仅是跟热点,它本身发出来的新闻就能够成为热点,我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

唐也钦:数据是大众关注疫情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公众的数据素养很重要,大家在疫情期间看数据新闻,是为了跟踪疫情发展、获取数据信息。我发现在疫情过后,数据新闻总体的池子也没有变大很多,各个渠道上流量还是不高。

当你的选题更贴近大众,当一个不懂数据的人也能读懂你的数据新闻的时候,这篇数据新闻“出圈”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在选题上应关注能引起大部分人共情的话题。另外,增加图片、丰富数据分析的表达与呈现,可以让一些数据素养不高的人知道这篇文章在讲什么,这对现阶段扩大我们数据新闻的池子是一个比较好操作的方向。

魏传举:数据不是评价内容好坏的唯一标准,平台还是有责任的。我们应回到用户视角,选题要准。疫情发生的时候,有些分发内容是媒体自发生产的,但也有一些是通过平台运营方/媒体与个人创作者合作,深度联动生产的定制化新闻,这样的内容很难复制,双方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平台和生产者之间怎么深度联动,而不是无差别的分发,是后续更应该关注的。

巫雨松:现在很多人不再用新闻客户端或者说PC端看新闻,而是通过短视频的平台。疫情期间,短视频平台上和疫情有关的数据可视化报道非常少,下沉一点来看,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网易数读自己的操作经验,软性新闻更容易“出圈”。在碎片化的当下,更加通俗易懂才能让数据新闻走的更远。

徐笛:流量不能代表一切,这可能是大家需要反复强调的共识,未来需要更多的数据探索。

观众提问:

提问观众:一个特别好的数据新闻作品,发出来流量可能特别少。但是,如果把一个优秀的作品里只截出一张图,或者变成15秒的短视频,反而有更好的传播量。数据新闻本身比较严肃认真,如果用一些轻飘的语气来加大它的传播,各位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吗?

吕妍: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团队经常聊一个问题——单图可传播性,就是这篇稿子如果只能发一张图,写一句话,你会怎么发,怎么写?做一篇数据报道,做到中间,你可能调研做得很扎实,但是只是按照套路把它表达出来了,没有考虑这篇文章里最值得传播的是什么。考虑单图可传播性除了可以提升文章的阅读性,也适合做多渠道的分发。

唐也钦:我们对一篇文章的要求是,这篇文章去掉图是没有信息丢失的,每张图拿出来也是单独可读的。这样子,读者即使只截取了一部分,也不至于误读。另外,刚才吕老师说的也很有意思,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能不知道哪个部分是利于传播的,也不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所以只能把它发出去,由读者发现哪个点是有趣的,是打动他的。

魏传举:我从一个用户的角度补充一些体会,产品传播首先是场景决定的,现在整体还是碎片化的场景,所以让人看起来轻松的内容会占优势。其次就是从内容创作角度,如果你老是想那个东西会不会也是一种迎合?比如说社交平台运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工种,会把运营和内容创作分开,会基于不同平台差异化的做一些东西。或者有些是市场部门在做这个事情,或者增长部门去做,其实它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既可以保证你的创作自身的独立性,同时它也会跟你有一种碰撞,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可以是两个工种。

吕妍:这里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在写文章的过程里,一开始有一个调研的过程,你可能会按照一个很干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去理解一个选题。但是,你如果这样写,你这个文章没人看。所以,在组稿的过程中,不管是跟编辑配合还是自行跳脱出来,需要一个传播思维。这个很重要,有很多数据新闻内容前面做了很扎实的研究,最后传播的时候就欠那口气,没有把最值得表达的东西去表达出来。

巫雨松:我补充两句,门户网站本来标题党的现象就可能比传统媒体要严重一些。

魏传举:不能这么说,不太公平。

巫雨松:如果你自己运营公众号,其实你知道,如果看后台数据,一个标题对一篇文章的打开率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可能贡献在50%,甚至80%都有可能。如果我们做的是有价值的,包括做一些健康科普,劝大家少吃盐,做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东西,如果用一个稍微夸张的标题吸引他进来,能够看到一些东西或者说学到一些东西,其实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徐笛:所以不要总是抨击标题党是吗?

巫雨松:因为现在标题党特别泛滥,也分很夸张和有一点夸张的。

魏传举:标题党现在太笼统了,标题的差异化应该是一个常态,因为本身场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第一,你是真的,不能假。第二,你气质是匹配的,比如说你本来是一个严肃的媒体,你弄成一个“震惊体”或“几亿人都在看”,有点夸张。我觉得标题党跟虚假的或者说的哗众取宠不太一样。

后续组委会将奉上演讲精华实录第三篇:数据报道如何发掘专业价值。五位背景各不相同的数据领域实践者,将与你分享他们各自的创作经历。

敬请期待!

*注:演讲内容有所删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